我的世博体验
“关爱健康,远离世博”这是老友的儿子给他的忠告。表妹夫夏天去看世博,从早走到晚,一天跑了十多个展馆,“累惨了!脚都走‘掰’了!”熟人的母亲去看世博,回家后一周都缓不过劲儿来。——这都是看世博伤身的例子。
“不看遗憾,看过更遗憾。”有人看过世博后发议论。遗憾是人之常情,对于世博这么大件事,有遗憾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时间会令酸痛的腰腿恢复活力,时光也可能令持批评态度的人改变观点。毕竟,世博是几年才遇的国际盛事。而且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
任何一件事,我都希望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正好要去宁波,似乎不是专程去看世博;却刻意安排,绕道停留上海,就是奔世博而去。
选择在世博闭幕前两周才去,一是怕热,二是怕挤。这样的安排也拜退休所赐,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较灵活。有自知之明的我们,既不想错过这一盛事,又不想透支体力,早已定出观博原则:尽量不去最热门的展馆凑热闹,排队需半小时以上的展馆,也基本放弃。
我们早上8点后才出门,是为了避开上班高峰时段。按友人的建议,打的去到秦皇岛站水门码头,排队30分钟安检登船,还抽时间领取了丹麦馆的预约卷。此路线的好处是善用旅程,顺带观赏了黄浦江两岸的美景,又避免了入园时的排队挤逼。
进园后,乘园内交通车去到欧洲片区。乘车的人不算多,可是有些国人缺乏耐心和排队的习惯,只有三、四十人也狂挤,抢座,入园后的第一印象竟是不佳。到了欧洲馆区,满眼都是人,并无想象中绿茵芳菲,繁花似锦、新奇建筑散布其中的心旷神怡,又有几分失落。在非洲广场等待预报中的演出,时间已过,却没有任何演出的迹象。问旁边站着的‘小白菜’(世博志愿者的昵称),说是因天雨已经取消演出。为什么不取下海报?或者贴上一张停演的通知呢?一连串的不如人意再加上挤车的不愉快经历,冒出来的念头竟然是:回吧,不看了。
次日午餐后稍事休息,我们再次动身去世博园。这一次的重点是看夜景,却也幸运地参观了英国馆、法国馆、意大利馆、西班牙馆等多个展馆。英国馆极具创意,那60000多根内置种子的透明塑料的光纤管形成的蒲公英造型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法国馆的艺术氛围和珍贵的名画、意大利馆中无处不在的设计理念,还有西班牙馆的热情佛莱明戈舞蹈和巨大的小米宝宝都令人印象深刻。
园内美食很多,有上千元的日本怀石料理,四、五百元的法式大餐,德国的啤酒、葡萄牙的蛋挞,也有全国各地的美食,还有大众化的便餐、盒饭。环境舒适、丰俭由人。晚饭后,我们按计划去文化中心,沿途观赏园内夜景。大半天的参观,再加上前一天的积累,排队进入文化中心以及进入中心的顶层平台看夜景的那一段行程,已经感到疲累不堪。
夜景还真的很美。无论是世博轴阳光谷的那些变化万千的华彩,还是黄浦江上的璀璨激光;无论是各国展馆夜光的千娇百媚,还是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都令人赞叹。
虽然时间短暂,毕竟看了世博,也留下不少印象。
举办世博是一件绝不简单的任务,这么多国家参展,这么多人赴会, 能保证安全、顺利,并让较多的参展者和参观者满意,真不容易。上海做到了,上海人做到了,了不起!
志愿者小白菜的服务获得世博会参观者的一致称赞,他们热情主动,积极地为参观者服务。我都记不清在一天的参观中向小白菜询问过多少次,也不止一次地看到他们声音都嘶哑了,还微笑着服务。可爱的小白菜们,感谢你们,你们不仅帮助我们顺利地参观世博,更树立起中国青年的新形象。
世博园内公共厕所的清洁光亮令境外参观者大跌眼镜。“没想到中国有这么干净的卫生间!”这样的感叹处处可闻。感谢卫生间的设计者和维护者,感谢园内的清洁工人。当然,在入园人数超过50万,甚至达到100万的时候,上厕所需要排长队,其清洁整齐就难令人满意了。
对于世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感。
我很高兴去了世博。
评论